TEL:0898-08980898
MESSAGE客户留言
热线电话:
0898-08980898
首页
关于欧陆娱乐
欧陆注册
欧陆登录
欧陆动态
欧陆资讯
欧陆APP下载
欧陆开户
欧陆代理加盟
客户留言
联系我们

欧陆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欧陆动态

选课大作战——Lecture, Tutorial和Seminar都是啥

发布时间:2023-08-24 12:56:40

对于海外党来说,总有一些词是“只可外语意会,不可母语言传”的。因此他们哪怕是在说母语的时候,也不可避免地会夹杂一些外语单词。然而这种举动在路人看来,是一种非常装的行径。只不过他们并不知道,装和不装之间是有微妙的区别的,比如:





我有十足的把握,所有海外党在看到这张图的时候都会默默地点头。


细究起来,这些夹杂在母语中的外语单词很多都是名词,真要翻译的话当然是能翻译过来的,要解释也不难解释。但关键问题在于,各国都自有国情在此,很多社会生活方面的事项是不共通的。因此指代这些事项的名词时常就没有官方的或约定俗成的翻译,而解释起来又难免比较啰嗦,所以还不如直接用原文,懂的自然懂,爱赠有缘人。


本文要聊的几个词也是这种情况。这几个词对于去了欧美国家留学的同学来说都是一定会遇到的,而且一开始可能还经常会忽略它们之间的区别——我当年就是经师兄提醒说选课的时候要看清是lecture还是seminar才注意到了这当中的区别。毕竟是lecture还是seminar意味着做presentation的工作量可能会有巨大的差异。





Lecture这个词在中文里其实还是有比较对等的概念的。它指的就是大学里的“大课”。一般来说,lecture的人数都比较多,而且场地通常是在一些比较大的阶梯教室。这种阶梯教室在英语中叫做Lecture Theater,就不是用classroom这个词了。而lecture的形式也最接近传统的课堂教学的感觉。这类课通常会有一个主讲老师,叫lecturer,整堂课就由这位老师来主持,以他讲课学生听为主。现场也许会有一些互动,但不会太多,毕竟lecture的规模通常比较大,基本不会少于50人,100人以上的情况也不少见。这种情况下要互动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形式一般就是最为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





也正因此,为了保证学生能够很好地消化lecture课上涉及的内容,lecture通常会配有tutorial。Tutorial这个词我一般翻译成“辅导课”。这种类型的课通常是和lecture配套的,很少有tutorial单独出现的情况。Tutorial通常一个班不会有太多人,按我的经验多半是15人以内,由tutor来主持。文科和理科的Tutorial内容差异非常明显,文科通常是由tutor带领学生对lecture上提到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来进行讨论,有的时候也会由tutor再延伸一些内容,做一个mini-lecture迷你讲座),要么就是让学生上来讲,做group presentation小组展示)或individual presentation个人展示)——写到这我真的发自内心地感觉到了中英夹杂说话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理科的讨论会少一些,更多的是讲解习题。Tutor可能会给学生讲解一些难题,帮学生更好地吃透lecture涉及的内容。当然理科的情况会比文科更复杂一些,他们的lecture可能还会配另一种形式的tutorial,叫lab或者lab work,也就是实验课。学生要自己去实验室,在助教的指导下完成实验获取实验数据。


值得一说的是,之前在聊教授等级体系的时候我们提到过tutor这个词在英式体系中是个正式的职位名称,但在美式体系里,它指的就是这类主持辅导课的老师。实际上,主持这类辅导课的老师有很多都是学院里的硕士生或博士生。在一些读研能拿到制度性奖学金的国家(也就是凡录取都给全奖的国家),承担助教职责做tutor基本上是拿奖学金附带的义务。从我的个人经历来看,文科的tutor工作内容比较复杂,他们在tutorial上经常要自己讲一点课,要引导学生讨论,之后还要改学生的小论文;但理科的tutor会更专注于某个项目,他们可能会分成几组,讲习题的只讲习题,看实验的只看实验,改作业的就改作业——感觉像是小农经济和工业生产之间的对比。





Seminar则是研究生阶段非常常见的一种课程形式。这个词我一般翻译成“研讨会”——我一开始这么翻译着说的时候也觉得有点生硬,但没办法,我总不能成天跟家里人用“明天的seminar我有个presentation要做,过两天还有一个paper要due,然后还得抽时间去个PDC”的方式说话。Seminar这种形式通常是人数比较少的小班课,而且学生在这当中要扮演重要角色。通常这类课都会先指定一些阅读材料,学生必须在上课之前先读完,按要求做好笔记,然后到课上来跟老师和同学研讨。所以这类课对学生的要求很高,有些比较严格的老师的seminar上学生要不断地发表观点,要么质疑其他同学,要么被其他同学质疑并和他们辩论,远比lecture要累得多。而且最大的压力其实是在课外——要是没能读完阅读材料,或者是没读懂没读透的话,就会非常痛苦。加上seminar这种形式到场上课的学生人数通常不多(我遇到过的最极端的例子是一个老师对两个学生),不要说翘课,就是走神或是准备工夫没做足那也是分分钟暴露的事,毫无掩饰的可能。


Seminar这个形式在我们的邻国日本还发展出了更多的含义。这个词在日语中叫做“zemi”。它不光可以指这种研讨会式的课,还可以指研究组,也就是一个导师所指导的学生的集合体。日本的大学非常重视这个概念,一般每个教授只会开一个zemi,所以如果你读硕或读博时选了这个导师,进入了他的zemi的话,就颇有一种武侠小说里“拜入某某门下”的感觉。同个研究组的学生通常关系会比较密切,甚至会经常组织些活动,要么吃饭喝酒,要么一起外出旅游或参加学会。在大多数国家,一般都只有需要实验室工作的理工科才会形成这种“组”的概念,但在日本,文科也同样通过zemi这种形式形成牢固的同门关系。


最后,途冠留学希望大家都能在心仪的学校选上自己喜欢的课,无论是lecture,tutorial还是seminar。


总之,祝大家开心做实验,快乐读文献,晚晚写paper,天天有present。


------------------


本文作者




梁广

中山大学、日本福山大学双本科学位,香港科技大学硕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梁老师的渊博知识来自深厚的学术功底,善于帮学生从平淡的生活中,找到充满哲理和智慧的感悟。尤其在人文和社科类多个专业方向的研究生文书板块有丰富的经验。

平台注册入口